草民影院草民影院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剧情片  »  生生长流

生生长流

8.7播放:

  • 主演:法尔哈德·赫拉德曼德 布巴·巴尤尔· 奥西纳·法赫 
  •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地区:其它    类型:剧情 
  • 简介:1990年伊朗西北部发生大地震,影片《哪里是我朋友家》的拍摄地点柯盖尔就在这个地区,导演带着儿子驱车前往那里寻找影片中的演员。父子俩沿路接触到的一个个劫后余生的村民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悲哀神态,而是积极投身到震后的重建工作,更加珍视生命。尤其是那对在地震后第二天就举行婚礼的年轻夫妇,更能让人感受到经历过劫难的村民们的强大生命力。最后他们没有见到扮演两位小主人公的演员,但有人说刚刚看见他们。观众应该还记得《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中那个可爱的演员小男孩,1990年,灾难降临在他居住的地方,大地震几乎毁灭了当地一切。

剧情介绍

剧情片《生生长流》于1992年上映,本集资源类型为超清,其它制片,中文字幕,豆瓣当前评分8.7分。该片由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执导,法尔哈德·赫拉德曼德,布巴·巴尤尔·,奥西纳·法赫等演员主演。1990年伊朗西北部发生大地震,影片《哪里是我朋友家》的拍摄地点柯盖尔就在这个地区,导演带着儿子驱车前往那里寻找影片中的演员。父子俩沿路接触到的一个个劫后余生的村民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悲哀神态,而是积极投身到震后的重建工作,更加珍视生命。尤其是那对在地震后第二天就举行婚礼的年轻夫妇,更能让人感受到经历过劫难的村民们的强大生命力。最后他们没有见到扮演两位小主人公的演员,但有人说刚刚看见他们。 观众应该还记得《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中那个可爱的演员小男孩,1990年,灾难降临在他居住的地方,大地震几乎毁灭了当地一切。小演员生死未卜下落不明,阿巴斯在地震后,坐着汽车重返故地,寻找孩子。在路上,导演见到了许多触目惊心的景象,废墟、悲痛的人们、死亡……然而,令导演觉得惊奇的是,人们并没有沉溺于悲痛无法自拔,而是在灾难之后重整心情重建家园。死亡使生者更加珍惜生命,以更加充足的勇气活下去,希望并没有失去,片中比较高潮处,是一对男女在地震后举行婚礼。小演员最终没有找到,给片子积极向上的基调抹上了淡淡的感伤色彩。 幕后制作:该片记录了前往灾区一路上的见闻,获得1992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罗西里尼人道主义精神奖、金摄影机奖。看这部片子,有一种做梦的感觉,对人生的感悟从寻找的足迹一层层剥离出来,彷佛跟阿巴斯一起进行了一次远行,时间随着形形色色的风景在平静中不易觉察地缓慢流逝,蛮有意思。日本导演黑泽明曾经称阿巴斯的作品“无与伦比”,这句评论是否太过此处不予界定,但从这部片子里,阿巴斯的从容以及悲天悯人的胸怀,确实够得上大师的封号,对生命的思考是阿巴斯永不休止的询问以及创作灵感的来源。此片中有一些场面,会在《橄榄树下的情人》中重现,更体现了电影是“造梦”的说法。该片与之前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及之后的《橄榄树下的情人》组成“村庄三部曲”。草民影院提供《生生长流》在线播放以及高清在线免费播放,更多免费剧情片请持续关注本站

推荐影片

精彩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验证码:

2014-04-15 11:25:54

看的时候想到汶川,想到日本地震海啸,想到玛曲那个自焚小姑娘的爸爸⋯⋯生与死,信仰,宗教,哲学,都是让我着迷的话题。我喜欢导演这个安静(甚至会觉得有些无聊)的视角。几处音乐想起时我有莫名的感动。

2014-04-13 23:33:07

阿巴斯开辟的是一种新的拍电影的方法。本片是关于时间的,最后的一分半镜头,是整个一个半小时电影的浓缩,整个一个半小时电影是人一生的浓缩,都是讲生活要继续、生活如何继续,浮光掠影的生活,有时候也会打动你我。

2014-04-09 18:19:25

几乎每一部阿巴斯的电影,的剧情简介都在瞎写,写的人能不能自己去看看结尾,伤感么?

2014-06-01 15:12:00

老之前谁也不知道年轻的可贵,死之前也不懂得感谢生活,如果从坟墓里起死回生,人们一定会更加努力生活的。很像安哲片子的风格,通过一路上寻找一个儿童演员的所见所闻来绘出震后灾民的顽强生命力与对生活的珍视与向往,夹缝求生的即视感就像纪录片一样触动人心。两个孩子关于赌球的那段对白令人动容

2019-06-22 17:29:14

阿巴斯为什么喜欢拍公路片?从《樱桃的滋味》《随风而逝》到《生生长流》,主人公多是小型轿车的驾驶员,从《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小鞋子》中我们也许能找到答案:直到1990年代的伊朗,普通人交换物资、信息的主要渠道仍然是步行(在剧情中往往结构为奔跑),有时候至多加上传统的畜力——骡马,开轿车的人在乡村因此意味着是外来人,是观光者和短暂居停者,是记者身份的人。

2014-02-27 15:15:01

在汶川地震23年前,阿巴斯已用他那代表性的创作方式介入过地震灾害,并用最温和的视角和姿态做到了电影媒介能做的事情。抛开片中太多太多可以被分析、称赞的手法、桥段不说,观众能通过主人公的眼睛看到那个国家无法摧毁的精神脊梁,这是一位伟大的电影导演最“高明”的手法,给予观众的最大的福祉。

2014-02-08 16:58:32

熟悉的镜头。阿巴斯。流水账。如果没有前一部和后一部,没法看。

2014-02-02 16:43:59

触目惊心的地震毁掉了房屋,裂开了大地,带走了身边至亲的人,但是永远泯灭不了内心生生不息的希望。一部无关于政府,无关于战争的半记录片,在灾难面前,质朴而平实的人们没有纷争,没有沉溺悲痛。他们相信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地幸存,就是神赐予他们的信仰。PS:宗教的力量的确能超越世俗啊...

2013-12-16 14:25:51

对人的关怀,对人心人情的关怀。一个乐观的民族。

2014-05-14 20:24:18

灾难之后,希望依旧。如果这世上还有一样东西让人们永远向往并可及的东西,便是人间的柔情。

2013-11-28 07:17:20

road movie+documentary=rocumentary....very nice. the bends on the road are impressive and touching.

2013-10-26 20:00:03

此前一直以为这是部纪录片,看到一半才觉得不对劲,镜头感也好到太离谱了!

2013-10-16 18:03:39

灾后的人们没有半点悲伤和满目的呼天抢地都是极端拍法,还是真实纪录片来得更自然和富有感染力

2019-01-08 08:12:37

故乡 全景长镜头 公路画框 motion 灾后重建 坚韧心灵 国家名片 人文主义精神 文本互联 纪实性

2013-10-14 09:56:19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中的小男孩找到了吗?开放式的结尾,指引着你去《橄榄树下的情人》里找答案。一部不落地看完“村庄三部曲”,才懂得阿巴斯的无与伦比之处。

2013-10-06 10:41:20

自然光,长镜头,纪实的力量。浑然天成的一个个绝妙场景,忍不住猜想摄影机后阿巴斯的表情(非常好奇这部电影的具体制作过程)。又一次跟着阿巴斯的车与眼,盘旋在伊朗高原曲折的山路上……然后,生活还要继续。

2013-08-31 00:50:44

很惊讶他们对于亲人朋友死亡的态度。喜欢半山上那个装电视天线的年轻人说的话,生活还是要继续,死了亲友还是要看世界杯,往前看吧~

2013-08-30 23:34:01

阿巴斯的作品都跟挂着他签名一样,光看简介并不吸引人还有些刻意,可他就是有本事拍出来如涓涓流水,一切都那么自然真实,看得让人舒心,几乎忘我。

2013-08-23 23:26:51

第一次感受阿巴斯的电影魅力,感觉很怪,没有什么直指人心或者是大喜大悲的感觉,一切都是平淡如水,背后却有暗流涌动。影片是半记录式的超现实主义,其实无论从片中哪一处地方开始看都不太有影响,因为每一处都是开始,同时也是结束,地震或许改变了什么,不过生活还得继续,生命、足球,还有神

2013-11-02 18:40:19

1.与橄榄树下的情人自成一体 2.路 是阿巴斯电影中永恒的主题

___lmsqj___
___zcsqj___